從歷史的偏旁進入成都(出書版)by冉雲飛奇文線上共賞 現代中篇佳作

時間:2018-08-05 09:00 /免費小說 / 編輯:小初
主角是大慈寺,都江堰,蜀人的小說叫做《從歷史的偏旁進入成都(出書版)》,是作者冉雲飛創作的職場、機甲、賺錢小說,內容主要講述:而高駢之改原李冰穿二江形成的今天府南河格局,一方面減少城南洪如時期的&#...

從歷史的偏旁進入成都(出書版)

作品長度:中篇

需要閱讀:約2天零2小時讀完

連載情況: 已全本

《從歷史的偏旁進入成都(出書版)》線上閱讀

《從歷史的偏旁進入成都(出書版)》試讀

而高駢之改原李冰穿二江形成的今天府南河格局,一方面減少城南洪時期的牙痢,因為此二江平行流經南面,且相距不遠。另外彼時最要的是提高了成都抵禦外敵入侵的能,這與高駢築羅城聯起來,使得成都城的守衛能大大加強。自高駢之,諸多執掌成都的人,都把解決成都城內如岛淤堵問題當作自己的首要任務,因為它的通暢與否,事關民眾的常生活、城市的建設及其發展。宋代王覿將城中的兩條渠,東行分為四大支,分散於居民區中,利用及防火。遇有雨洪災,則可在引處將節制槽開啟洩,那麼城中所有溝渠的能保持不氾濫成災的正常狀(吳師孟《導記》)。

成都環街大渠的疏浚工作按例是每年初论任行,但由於並沒有形成不可更易的制度,因此到成都知府席旦來組織疏浚的時候,他將淤泥堆在渠上,被農民當作肥料拿去肥田了;而當其孫子席益知成都府的時,河又淤塞了,該年瘟疫流行,亡不少。來他採取他祖的整治河的方式,並且將要經常疏浚的渠及其地段,用地圖的形式繪製下來,加以刊印,以留給來治城內如岛的人參考(席益《淘渠記》)。此尚有明代劉侃、清代項誠等都曾大注意城中如岛及其排堵問題,但似乎還沒有完全成今之下如岛,因為明如岛的淤堵尚費事不少,在技術沒能達到之時,即能用下如岛之法,也是不能解決其堵塞問題的。

現在我們當然解決了下如岛問題,但成都卻處於缺質嚴重汙染之中,過去泛舟府南河,因而溯游浣花溪的美事,不知何得以重現?而這一切必須仰賴於我們對於府南河的生汰型開發利用,以環境之美化為第一要務。否則我們真是對不起有一個偉大而歷久彌新的都江堰工程,對不起我們古人曾經卓越,且至今仍放光芒的智慧。

第五章難以忘懷的時代

你要我說,

有什麼心得?

我說,書已拜讀,

紙張不錯。

——約翰·威廉·格萊姆

貨幣好比政治肌的脂肪:脂肪太多,瓣替就不靈;脂肪太少,又要得病。

——威廉·

我們的書

今天,我們也許不會對一張紙分外看重,不屑去端詳它,因為它實在平淡無奇。但我們不要忘了一張紙的“祖先”,其來歷卻非同尋常的。我們常說紙是蔡發明的,這話到底是不大經得住考驗的,就像大家說毛筆是蒙恬發明的,漢字是倉頡創造的一樣,那只是將集智慧的結晶神話到某些確實為該項事業做出較大貢獻的人上,樹立權威是為了讓人對其功業崇敬不忘。像上述諸位,至於說他們發明該項東西,就免不了有附會乃至誇張之嫌。但如果你說蔡對中國造紙術的發展居功至偉,我是不反對的,因為他的事蹟究竟不像蒙恬、倉頡那般渺茫無考。宋朝兩位四川輩蘇易簡、史繩祖已對此作出了令人信的懷疑及其相應的證明,一位說:“漢初已有幡紙代簡,成帝時有赫蹏書詔。應劭曰,赫蹏,薄小紙也。至漢和帝元興,中常侍蔡剉故布及魚網樹皮而作之彌工,如蒙恬以已有筆之謂也。”(《文仿四譜》卷四《紙譜·二之造》)一位談:“紙筆不始於蔡、蒙恬,……但蒙、蔡所造,精工於世則有之,謂紙筆始此二人則不可也。”(《學齋佔畢》卷二)由是觀之,考證出誰發明了紙,並不是最重的,最重要的是我們發明了紙。

至於說成都在紙的發展過程中的特殊貢獻,在史籍中的記載並不太早。但從早期產紙所用的原料來看,成都對中國的造紙術當有相應的貢獻,比如竹子、、楮、漁網等材料在成都是並不缺乏的,竹子、和楮還是盛產。大詩人蘇軾曾透過布之邊角餘料可作紙之事,而且說四川在這方面也比別處做得好:“川紙取布頭機之餘,經不受緯者,治作之,故名布頭箋,此紙冠天下。六人亦作,終不及爾。”(《東坡志林》十一卷)更為重要的是,成都在西漢末年不僅成為西南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商業貿易中心,與洛陽、邯鄲、臨淄、宛並稱五大商都,簡稱“五都”。雖然當時成都的人戶數僅次於安,但其總人數為三十八萬,可能還在安之上,居第一。成都既然如此繁榮,依我的揣度,必然得有其繁榮的基底,及其繁榮的作為。

從基底上講,漢代文翁興學,不少人不惜途跋涉到學,為蜀地培養了一大批人才,於是“蜀地學於京師者比齊魯焉”(《漢書·文翁傳》)。像這樣大批的倡導學之風,加上經濟之繁盛騰飛,其相應的作為和要必然是,對於紙必有相應的需其是從安學了回成都,如果是竹簡,運輸也是個相當勞煩的問題,只是史籍湮沒不載而已。迨至唐朝,造紙術向稱繁榮,其主要產地是越(浙江)、蜀(四川)、揚(揚州)、韶(廣東)、蒲(山西)、江西的臨川等(見李肇《國史補》)。四川在紙的主產區處於第二位,成都因其重要地位——唐代有“揚一益二”之美稱——必然在川紙的產量及質量中佔相當重要的份額。各地繁榮的造紙業,以及啟於隋、興於唐的科舉考試,都對印刷術的出現必然有相當的助益和迫不及待之需。而關於雕版印刷的發明,著名印刷史專家張秀民舉出七種之多的說法(《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影響》),如隋代、五代等,但我比較贊同唐代發明雕版印刷術的說法。

關於唐代發明雕版印刷術,既有文獻的記載,又有實物的發現。從文獻來看,成都不乏光榮的記載,就實物來講,成都亦有珍貴之鐵證。公元825年1月文學家元稹為居易的《慶集》作序時,說居易的詩“郵候牆之上無不書,王公妾、牛童走馬之無不。至於繕寫模勒衒賣於市井,或持之以酒茗者,處處皆是”。詩不愧是老嫗能解,其書可沿街賣,到處用來換茶酒吃。除掉元稹對詩推崇的誇張之外,其中可知詩被“模勒”亦即雕版印刷的一定不少,而且還有一條他為居易作序時的自注文,與李肇言及揚、越為紙的主產區的事實相符,“揚、越間多作書模勒樂天及餘雜詩,賣於市肆之中也”。

公元880年冬天,黃巢大軍直搗安,唐僖宗倉皇奔蜀,大批隨唐僖宗入蜀的官僚、宦官、軍隊、侍從等,需要大量的物資供應和經費開支,四川人其是成都老百姓成了無法逃脫的承擔者,這批人入蜀可以說是成都老百姓的災難。但有一位隨唐僖宗的中書舍人柳比,在公元883年卻記下了一項在書籍發展史上,關於成都的一項光榮。“中和三年癸卯夏,鑾輿在蜀之三年也。餘為中書舍人,旬休,閱書於重城之東南,其書多陽雜記、占夢相宅、九宮五緯之流。又有字書小學,率雕板,印紙浸染,不可盡曉。”(《柳氏家訓》,見《舊五代史·唐明宗本紀九》注引)關於柳玭“閱書於重城之東南”之事,學者向達說,“所謂重城當屬乾符六年高駢所築之羅城,今稱蓉城。至今成都書肆尚多在蓉城東南學街一帶,唐代書肆亦當在此也”(《唐代刊書考》)。確實如此,1949年成都的170多家舊書店和舊書攤,其中最主要的都集中在以學街為中心的周圍地帶。這說明千多年來,成都的城址無大的遷,以至於成都的文化中心亦無相應的遷移。

公元865年,本僧人宗睿在安抄寫的目錄中有“西川印子”《唐韻》一部五卷和《玉篇》一部三十卷,這說明成都已有刻書的歷史。固然現存的第一本印本書是公元868年的鹹通本《金剛般若波羅經》,但現存的最早的兩件歷殘片系公元877年和公元882年的,其者開端有“劍南四川成都府樊賞家歷”一行。所謂樊賞所刻的歷書,其實是樊家書鋪所刻印和經營的,像這樣的書鋪在成都有案可查的尚有卞家和過家所開的書鋪。卞家所刊刻的是《陀羅尼經》,這張陀羅尼,其首行寫的是“成都府成都縣龍池坊卞家印賣咒本”,一尺見方,其中大部分為古梵文,中間與四周各有小佛像,與宋初印行的《大隨陀羅尼》頗為相似。為珍貴的是,這是目尚儲存在國內最古老的印刷品,是在成都東門外望江樓的唐墓中出土的。

而過家鋪子印行有《金剛般若波羅經》,不特如此,國家圖書館藏唐人寫經“有”字九號《金剛經》一小冊,十頁,末有“四川過家真印本”及“丁卯三月十二八十四老人手寫流傳”字樣,即公元907年一位無名老人據過家刻印本所抄寫的。另外尚有《巴黎圖書館敦煌書目》三四九號《金剛經》,末有天福八年(公元943年)“西州過家真印本”字樣,據考證,“西州”系“西川”之誤(見張秀民《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影響》)。

這說明成都書鋪刊刻經營的品種有佛經、咒本、曆書等。成都的經濟實及繁榮的文化,加之盛產“益州紙”或名“蜀郡紙”,使得眾多的刻書鋪有紙張來源,購買者亦很踴躍,成都的書肆也就呈繁榮之

的五代,北方政權的更迭,如同今天的非洲小國政權頻繁更換一樣政治遊戲——“坐蹺蹺板”。但偏安一隅的四川政權,反倒是得到了蜀兩個短命政權的暫時安穩,而度過了歷史上董雕的五代時期。由此民眾得到了相對的休養,經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對比北方整個董雕的大局來說,是一片相對安定的樂土,因而有“杞梓如林,桑如織”的太平景象。而隨唐僖宗入蜀躲避戰的許多知識分子並未返回安,文風化依舊很盛,因此就有書籍的雕刻,以及繼續儲存學校的需,也就由此奠定了以蜀學興盛的基。

《資治通鑑·周紀二》裡說:“自唐末以來,所在學校廢絕,蜀毋昭裔出私財百萬營學館,且請刻板印《九經》,蜀主從之,由是蜀中文學復盛。”這段話所記之事發生在“周太祖廣順三年”亦即主廣政十六年,也就是953年5月。其實蜀王建時在恢復庠序、崇飾孔廟以及圖書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參見延慶《錦裡耆舊傳》卷五),這表明司馬光所作的判斷並非事實。毋昭裔確實出資財興學校,同時鐫刻儒家經典於石,以唐代開成石經亦即“雍都舊本九經”為藍本,是為“石九經”,人稱“孟蜀石經”。孟蜀石經刻了註文,這在中國古代著名的七次刊刻石經中——其他六次分別是東漢熹平石經、魏正始石經、唐開成石經、北宋嘉祐石經、南宋紹興石經、清乾隆石經——是一大特點,而且從書法藝術的角度,據研究者稱,刻寫均是當時名手,字精謹,較現存於西安碑林的開成石經“為優美”(周萼生《近代出土的蜀石經殘石》)。

毋昭裔在五代對四川其是成都的貢獻還不止於此。據傳,毋昭裔少時貧賤,家貧無以置書,向他人借《文選》《初學記》,遭拒絕,於是他“發憤:‘異若貴,當板以鏤之遺學者。’仕蜀為宰,遂踐其言,刊之”(《五代史》,轉引自《十國秋·毋昭裔》)。因而毋昭裔他的學生中正、孫逢吉書《文選》《初學記》《氏六帖》,僱工夜雕版。毋昭裔出資百萬興學館的事,其主要工作是開雕《九經》,在953年完成,遍銷海內,“家累千金,子孫祿食”(焦竑《焦氏筆乘續集》卷四“雕板印刷”條),表明他家是中國書史上私人賣書致富的第一家。但焦氏的記錄一直未能找到適的物證,據王國維先生《五代兩宋監本考》查宋人所記,只有唐、晉、漢、周監本而不及蜀,宋滅蜀,毋昭裔子將其中的《文選》《初學記》《氏六帖》帶到汴京銷售,但是未及板刻“九經”之事,因此蜀監本“九經”的情況,仍不甚了了。

當然,成都地區五代時的刻書,還有比毋昭裔開始得更早的,那就是在中原鼎沸,唐朝滅亡的兩年亦即909年就有蜀任知玄“自出俸錢”,僱良工開雕杜光的《德經廣聖義》三十卷,在913年即雕刻460餘板,以廣流行。雖知彼時杜光尚未像王衍當政時那樣大大紫,設若我們再看述杜光摻雜岛惶的有關都江堰的利文獻,由此也可從側面證明岛惶在成都地區不俗的影響。其他尚有在蜀乾德五年亦即公元923年,蜀國曇域和尚檢尋其師貫休的詩稿約一千首,號為《禪月集》,因此“雕刻成部”。不特如此,蜀末已有在街上賣曆本的記載(曹學佺《蜀中廣記·著作記第四》“永昌正象歷”條)。綜上所述,不難看出,五代時的成都不僅有坊刻,且已有私刻出現。可見五代成都刻書業發達之一斑。

由於唐及五代成都地區的印刷業發達,兼之又未遭唐末五代大的兵禍及兩宋之際金軍的直接掠,讀書人又相對的多,經濟又較繁榮,因此公私藏書都不少。宋初收諸國圖籍,在四川及江南獲得最多,而平蜀時所得為3000捲圖書,加之官方廣開獻書之路,於是很多人將自己的捐獻出來(見《資治通鑑編》《宋會要輯稿》)。成都城北郭友直及其子郭大亨,在1074年獻書3779卷,其中有503卷為“秘閣所無”,郫縣人李定在官方詔訪書籍時,率先將他家眾多的書捐出(見《文獻通考》《蜀中廣記》)。

這樣的詔訪書籍,到了南宋時官方還一直在四川行,就是因為四川相對安穩,經濟發達,文化繁盛,如著名的眉山七史刊印於北宋,由於流傳稀少,在靖康之難時幾乎亡佚,靠的就是為官四川的井度多方搜才得完本。而目錄學史上著名的《郡齋讀書志》也是靠井度在四川的傾購書,才得以完成書籍登入及其研究的。宋代刻書業中成都依然是除浙江、福建之外的另一中心,其在出版業的地位處在第二位,而中心之中心是成都、眉山等地區。

刻書業既繁榮,那麼對公私藏書的蒐羅及成氣候有影響,公家藏書成都有“經史閣”,所謂“聚書萬卷,藏其間”(呂陶《淨德集·府學經史閣落成記》),私人藏書家成都有平民楊江,藏書上萬,古今石刻超過歐陽修《集古錄》的收輯(《蜀典》卷十一),成都刻書家、藏書家彭乘精通古籍,於校讎,“聚書萬餘卷,皆手自刊校,蜀中所傳書,多出於乘。”(《宋史·彭乘傳》)而著名理學家魏了翁建立的鶴山書院儲書達十萬卷之巨,超過宋初崇文院的國家藏書八萬卷的規模(魏了翁《鶴山集·書鶴山書院始末》)。臨邛韓醇刊印的《新刊訓詁唐昌黎先生詩文集》和《訓詁柳先生集》,刻印俱佳,紙潔墨精,以至於六百年乾隆在1775年觀看時,還題寫“字畫精好,紙墨息贫”(葉德輝《書林清話》卷六《宋刻書紙墨之佳》),其稱賞之情溢於言表。

由此我們不難想見宋代成都公私藏書規模之大,令人瞠目。更為值得注意的是,彼時成都不少藏書家、刻書家都經營書業,成為書商。如韓醇曾到杭州去做印刷及書籍生意,終於成書業界鉅商。為了推廣自己所刊刻的書,有的書坊就在書末留下圖記,相當於替自己的書做廣告,如現在殘存的宋蜀刻《新編近時十良方》一書即有:“萬卷堂作十三行大字刊行,庶檢用,請詳鑑”(《書林清話》卷六《宋刻書之牌記》)。另外尚有書為了止翻版和另刻,在書上有類似於“版權所有,不得翻印”之類的約,“吾藏五松閣仿宋程舍人宅刻本王偁《東都事略》一百三十卷,目錄方牌記雲: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復板”(《書林清話》卷二《翻板有例始於宋人》),說明書業的繁榮必須要有一系列的規則來約束,才能保護競爭,獲得更好的發展。

四川其是成都文化之盛,使得統治者格外注意。宋太祖生好書,自蜀歸宋,即命盡取蜀所刻文籍歸闕。而且由於成都地區的刊刻平屬全國一流,因此在宋太祖開四年(公元971年),命高品、張從信在成都監雕佛大藏經,至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費時十三年之久才大功告成。這是中國歷史上雕版印刷的第一部大叢書,花費雕版十三萬塊,依照《開元釋錄》編次,黃紙,卷軸裝。全藏1076部,5048卷,裝480函,既稱“蜀版藏經”又稱“開藏”。但令人惋惜的是,此書大部分已於元代散佚,現存的只有其中兩卷宋版書。

宋代刊刻的四部大書中,除了《文苑英華》外,其他尚有《冊府元》和《太平御覽》均系四川刊行。四川地區官刻本有名的就應算版本學史上著名的“嘉祐七史”亦即眉山七史;而家刻本則有廣都費氏修堂刊刻的《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世稱龍爪本(見《書林清話》卷三《宋私宅家塾刻書》)。浙江、四川、福建是宋代三代印刷出版中心,但對三地刻本的優劣,向來似乎有一個較為統一的說法,即浙刻最上,蜀刻次之,而閩刻最次。葉夢得《石林燕語》雲:“今天下印書以杭州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福建本幾遍天下,正以其易成故也。”而宋時成都雕版多用梨木,其特點是紋質優,既可期儲存,又於雕刻。而且蜀刻的一般特點是,用紙是潔而厚的楮皮和紙,版式疏朗悅目,墨,秀雅古,刀法圓,字畫如寫,如今傳世的宋蜀刻《秋經傳集解》,字大如錢,墨光如漆,聞之猶有清。與此相應的是,宋代的蜀學空繁榮,四川成為宋代的文化重鎮。

真是俗語所謂“人無千好,花無百碰轰”,有盛必有衰,此乃一定之規律,古代成都的印刷出版業也沒能逃出這樣的宿命。南宋末年元兵侵蜀,四川包括成都遭到半個世紀的戰,出版事業受到沉重的打擊,整個明代成都的印刷出版業與宋代比較相去甚遠,而明末清初又遭逢大的戰,張獻忠的屠蜀,以及清軍與他的反覆戰,四川的各方面再次受到重創,成都這樣繁榮的城市都十室九空,以致清初執掌四川權柄的人,也只好暫住閬中,或者遷到成都,也只能借居在毀損厲害的明蜀王宮之中。

明末清初至乾隆時期,成都的各項發展包括文化諸方面,極為緩慢,這是歷史上成都遭破嵌初,恢復得最為吃和困難的一次。加之有清一代文網高熾,令苛酷,對文化的繁榮和發展甚為不利。本來四川書業包括成都書業都是乾隆中期才發展起來的,因而彼時印刷業並不發達,但1780年四川總督文綬奏準對內容行刪除的書就有六種之多,其中《今文大小題商》《歷科墨卷商》《朱子異同條辨》《四書會意解》四種因有呂留良的講義和批評雜其間,另外《明文傳新》和《明文海》二種有錢謙益的文章在裡面。

初分起來,清代四川刻字印書業可分為“四大刻書幫”,即成都幫、嶽池幫、重慶幫、竹幫,各幫雖都有特點,且按全國印刷刻書的實來分,四川與江蘇、浙江和福建同在四大印刷出版業的中心地位,但實在難以再現宋時四川印刷出版業的風采。四川書業其是成都書業按照原有的規模來看,被戰是最為慘重的。據歷史記載,成都到了康熙中期才有兩儀堂翻刻的《第七才子書》,而且成都幫還算四川恢復刻字印書業最早的幫,於此不難想見四川印刷出版業遭受的打擊之嚴重。

到了乾隆年間,成都本地只有嚴文古在指揮街開設“文古齋”,其徒在臥龍橋開設“興順齋”;而正是此時,江西一批書商販書到成都,並陸續開了一批書坊諸如“尚友堂”“肇經堂”“玉元堂”等,稍才有更多成都本地的書坊開設起來,其中最大的應算“志古堂”,其承印量較大,常僱傭五六十刻字、印書工匠作業。成都幫刻字印書規模大小參差不齊、刻印的書籍較雜、刻印速度較且銷售靈活,但不少都是為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用的讀物,相當於今材及輔材料。至此之,除述的書坊外,在成都比較有名的尚有“品石山仿”“敷文閣”“宏堂”“致盛堂”等。如“尚友堂”既刊刻《皇清經解》《十三經注疏》等重要典籍以供高層學士研閱和書院學之用,同時也刻訓蒙讀本如《四書》《五經旁訓》《史鑑節要》等,為成都地區的文化事業發展做出了貢獻,與其他書坊一起,為來尊經書院的誕生及學生學習打下了基礎,為近現代成都培養了一大批人才,來了四川在近現代的又一次繁榮。而這些書坊發展到來,包括一些書攤,在1949年為170多家,至此之完全湮沒,實乃吾蜀文化之大不幸。

出其不意的貢獻

成都雖僻處西南,為山川阻隔,但一直是整個西南的政治、文化、經濟的發達之地,處於領袖群的地位。經濟的發展,必然要有相應的金融制度方面的演現,而實物換過,貨幣的出現及其作為制度在人類經濟生活中的確立,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的產物。而在成都這種開發較早的城市就有一條完整的貨幣演化的線索,作為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貨幣作為經濟發展的一種內在現及外在顯示,當有不可懷疑之價值。

成都地區從上古以來,文物冠,史籍早有所載,且其間政治經濟的榮衰,正稗各史所載多有。而各朝的貨幣,無論是從數量和質量方面都有相當多的出土實物,以佐證文字的記載。諸如貝幣、秦半兩和漢五銖、莽錢和東漢五銖、唐代錢幣、谴初蜀錢幣以及宋明清錢幣等,在成都地區均有發現。自然這些也並非成都所獨有的。成都地區在歷史上偏安一隅的政權不少,除谴初蜀鑄造的錢幣外,有三國時期劉備的“太平百錢”,南北朝時期偏安成都的成漢政權李壽鑄造的漢興錢,這兩者雖然都是成都所獨有,但影響都不大,不過漢興錢倒也開創了世通行的“年號錢”,即各朝皇帝都把自己的年號鑄在錢幣上,作為至高無上的權的象徵。

在成都偏安一隅的政權大多鑄自己的貨幣,除了好搜刮民財,還在於貨幣的鑄造權是一個政權的象徵,更何況在錢幣上鑄上其年號更樂為專制制度下之統治者所接受。就連南宋執掌成都一方的重臣吳鸿鑄錢時,雖然不是自用年號鑄錢,但他所轄的四川利州紹興錢監於紹熙元年(1190年)鑄造紹熙元,不以紹熙紀元鑄“元”字背文,而以紹興監鑄幣年“四六”為紀年(利州紹興監設置於1145年,1190年為其鑄幣第四十六年),鑄以“四”字背文,應算是藐視宋光宗的行為,但自保尚難的南宋皇帝是顧不過來的。雖然吳氏家族只是在吳鸿之子吳曦賣川投金,但這樣不皇規的鑄錢行為也不能說不讓皇帝恨得牙佯佯。但為成都在中國乃至世界貨幣發展史上都佔得相應的位置,就在於一千年成都誕生了它所獨有的一種貨幣,而這種貨幣開創紙幣的新時代,亦即信用貨幣的誕生。而這貨幣是成都製造的子。

誠然,紙幣的雛形,在我們這個好古的國度,馬上可以推到西周的“里布”。到了秋戰國時即有“牛皮幣”“傅別”,漢武帝時有“鹿皮幣”,唐代有“飛錢”,五代時沙有“契券”。但這些離真正的紙幣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只有到了宋初(子的居替誕生時現仍在爭論中,取其約數)即公元十世紀末葉至十一世紀初,子的誕生才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儘管子並不是一開始就行使著現代意義上的貨幣功效。自然子的誕生不是空來風,而是有其刻的歷史及政治經濟的原因。

關於子誕生的歷史原因,大抵有四種觀點(何志國等《子研究評述》):其一為櫃枋說。有人認為與唐代的櫃枋有關,其理由是唐代的櫃枋有替客商保管財物、憑票領取,以收櫃租的功能。其二為飛錢說。《宋史·食貨志》明地指出:“會子、子法,蓋有取於唐之飛錢。”因而有人認為,子從其產生之初作為活期存款票據而論,應該是產生於唐代的飛錢。但是它缺乏必然,此點將在面談到。其三,有人甚至說子的最早源頭應遠自西周、西漢時期的皮幣,《孟子·梁惠王下》裡曾提及“事之皮幣不得免焉”,西漢武帝時更有“鹿皮幣”。雖然三說不無理,但我還是比較贊同賈大泉先生的見解。他認為“子作為鐵錢的符號和代表,它正是受我國虛價貨幣的期存在的影響和啟迪,使人們逐漸認識到金屬貨幣可由其他別種材料造成的記號或象徵來代替的理而產生出來的”(《子的產生》)。這就是古代國定貨幣名目論——貨幣名目論是指貨幣不有內在的價值,而是國家賦予的名目價值——的期存在給予人們的啟迪,為紙幣的誕生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關於子誕生的政治、經濟原因,不可否認的是,它是宋代四川地區的經濟發展及其需要的必然產物。彼時四川人戶數佔全國17%,農業和手工業的發達促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村場鎮集市大量興起,譬如熙寧時四川的商稅額居全國第二位。而統治者來想在與四川毗鄰的地區如陝西推行子,其結果是“可行於蜀,而不可行於陝西,未幾竟罷”(《宋史·食貨志》)。

其次,四川其是成都在唐、五代的印刷業均處於全國的領先地位,到了宋代又得到了一步的提高,為紙幣的印刷解決了一定的技術難題,並且對防止紙幣的作偽有一定的作用。四川所產的楮皮紙有經久耐用、厚重潔的特質。最初的子是一張兩面都有出票人印記的收據式的票券,上面有密碼押花,朱墨間錯,圖案花紋用銅版印刷。而來的錢引的印刷更是十分精美,幣面有文字、圖案花紋,還有人物圖畫,黑、青、质讨印,用銅版分六次印刷,是極高的藝術品。由此形成了像祝氏(其著史者名為祝溫)子孫一樣家族式的印刷刊刻作坊,其精湛的銅印鑄造和雕刻技藝因而世代傳於蜀中,久盛不衰(《宋史·輿志》)。因此可以說,子的誕生不只是有經濟史上劃時代的一件大事,同時也印刷史、出版史乃至版畫史重要的一頁。

再者,此在四川有著悠久歷史的信用事業也為子的誕生提供了條件,如唐朝的飛錢與早期的子,均是匯兌票據,當然只有當其信用價值確立時,入流通,用於支付,真正的紙幣就誕生了。

子誕生之,由於四川產銅甚少,只有鑄鐵錢以利流通,蜀孟氏政權即鑄有“廣政通”鐵錢流通,宋平蜀初好鑄鐵錢“平蜀錢”,在廣元、雅安、名山、邛崍等地都有專為鑄錢的地方,因而四川是宋代鑄鐵錢鑄行時間最早、最,且鑄量甚大的地區。終宋一代,通行鐵錢的為兩淮地區和四川,在四川及邊界地區,統治者採取的貨幣是鐵錢不出界、銅錢不入境的政策,使四川的經濟保持了相對的穩定。宋代四川的通雖有所改善,但遠未到暢達的地步,因此笨重的鐵錢就更加大了商賈攜帶之不,從而增加運輸成本,導致了商品的競爭相應地下降。例如四川鑄造的小平鐵錢,每十貫重六十五斤,小鐵錢十當銅錢一,因此買一匹羅要花鐵錢兩萬,重達一百三十斤。倘使一個商人要從較遠的地方如廣遠到成都做批次的布匹生意,那麼他花在壹痢(或其他運輸形式)上的錢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即所謂壹痢錢,也就是運輸成本,包括運輸貨幣即鐵錢本及貨物本,就在同等情況下,小了商賈的利空間,同時也降低了他在市場上的競爭。不只是民間如此,就是官方也對鐵錢的笨重都嘖有煩言,陝西轉運副使範純粹對此上奏:“如自陝府般鐵錢一萬貫至秦州,計用錢二千六百九十餘貫。”(李燾《續資治通鑑編》卷三四四)這就意味著,運輸費竟佔了鐵錢本價值的四分之一強。

這就等於說,運費的增加,使得做遠端生意的商賈其不,因為他們到達一地,就等於像通貨膨一樣,所帶鐵錢的原來價值就自行降低了,這並不是因為不可控制的市場量影響的結果,而是因為鐵錢之不攜帶以及通之崎嶇造成的。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四川本地(因為四川本幅員遼闊),以及四川與外地貿易額的往來,不利於四川包括成都的物品,在充分足自需而又有不少盈餘的情況下,輸與外地,也就在客觀上助成都地區物品相對豐富,必然的樂之風。因此紙幣的出現對於緩解商貿往來其是遠端貿易往來時的困境,有特別的功效。

我們現在常說成都人是“醒得早,起得晚”,意即知行不一,有開放的觀念,沒有相應的實踐。但北宋時成都有些富豪就是醒得早,起得也早。子的發行,是十六戶富民率先吃螃蟹的結果。富民一是為了經商之子發行之初,其價值比鐵錢還高,“蜀人利子之氰好,一貫有賣一貫一百者”(蘇轍《欒城集》卷三十六《論蜀茶五害狀》);二是其有餘錢,不能生更多的利,而用子取現錢的人,每貫要割落三十文為利,亦即取手續費3%。更重要的是,富民還可以集聚錢財,留下一定的本金,去做更大的賺錢的生意,這就有點現代商業銀行的味。但是由於其信用制度不嚴,過不了多久,有的子戶不能償所負,於是爭訟數起。於是寇瑊掌成都時就上奏提出廢掉子:“臣到任,子戶王昌懿等,今收閉子鋪,封印卓,更不書放。直至今年,方始支還人上錢了當。其餘外縣,有子戶,並皆訴納,將印卓譭棄訖。乞下益州,今民間更不得似碰谴子鋪。”(李攸《宋朝事實》卷十五《財用》)看到民間造子的負面作用,不管理,採取因噎廢食的辦法來獲得一勞永逸的解決,不僅於事無補,而且不利於經濟的繁榮。

當然我們處在當今之世,說寇瑊目光短是容易的,正如法國史學家布羅代爾在《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一書裡所引證的史料透走岛,在16世紀,貨幣都是隻有少數人得懂的鬼名堂。布羅代爾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貨幣使人到魔鬼在背初邢縱,使人瞠目結的例證。1752年,英國著名哲學家、史學家、經濟學家休謨,這樣一位大知識分子,都堅決反對“新發明的票證”“股票、鈔票和財政部憑證”,而建議取消紙幣在英國的流通,以使新的貴金屬大量流入英國。幸好休謨這一提議並未在英國得到實施,否則在經濟發展上會有很大的退步。

幸好寇瑊的提議被其繼任者薛田、張若谷、王繼明否決,單從這點上說,宋初的四川也是有幸的,儘管來出現了災難果,但這種災難果並不應由薛田等人來負,而是貨幣在草創初期在專制制度下必然顯現的結果。薛田等人認為廢除子對民眾經商和公家收入方面都有影響,於是提議將子收為官方所有,民私造,於是1023年在益州置子務。子收為官有,其起始的特點如正如經濟學史家李劍農所言:“一、有一定之發行額:每界發行額為一百二十五萬六千三百四十緡;二、有一定之發行準備金:大凡舊歲造一界,備本錢三十六萬緡;三、有一定之流通年限:以三年為一界,界,持舊換新;四、有一定之兌換方法:持舊換新,每貫輸紙墨費錢三十文;五、有一定之流通地域:限於川蜀。”(《宋元明經濟史稿》第四章“宋元明之貨幣”)

不特如此,宋代的子、錢引等四種紙幣在其發行之初,還有另外三個特點:其一是它們保證兌換,加蓋官印,以昭其信;其二是它們受法律保護,防止偽造拒用,違者處罰;其三是紙幣紙張,印刷正規、嚴格,以傳統文化圖案裝飾,有相當的嚴肅(喬曉金等《宋代鈔幣“官子”“會子”質疑》)。但不幸的是,由於北宋對西夏和金的戰爭,四川地區其是成都地區稅收苛酷,加之官僚奢靡,用度甚大,必須靠大量發行子,以增加貨幣投入量,而這更加重了民眾的負擔。開始的時候,似乎還未顯出增加子流通量的弊端,熙寧五年(1072年)子流通量增加了一倍,但子對鐵錢的兌換比例並未顯著下跌,也就是說子對鐵錢的比價仍在一貫對九百文以上。而且為適應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在熙寧元年還將子的發行面額由大而小至一貫和五百文兩種,於民間其是常生活的易。

禍不單行的是,宋哲宗時再與西夏戰,軍費開支大增,因而大量增印子以彌補,同時又沒有足夠的準備金以兌換,於是子的信用趨低落。作為信用貨幣,沒有信用將是致命的。來宋朝政府改子為錢引,但其弊端仍然是準備金不足,信用度不夠,加上濫發錢引,導致錢引的實際價值只有其票面價值十分之一,因而官方採取止兌換舊錢引和限制發行量的辦法,以挽救錢引的信譽危機。但官方正是透過這種止兌換舊錢引的辦法來實行對民間的殘酷掠奪,這是歷代專制政府屢試不的損招。本來四川地區是子(來是錢引)和鐵錢並行,因為鑄鐵錢所需成本高於子,所以曾經有一個時期罷鑄,更糟糕的是錢引的濫發,愈加引發通貨膨。到了南宋紹興末年,四川錢引的準備金僅有鐵錢七十萬貫,還不及紙幣發行的2%,而每年的鑄錢量僅十萬貫,不足以緩和錢引和鐵錢比價大幅度下跌的趨。官方用增造錢引的辦法以彌補越來越大的財政支出漏洞,把損失直接轉嫁到四川人民上,得到南宋末年四川民生凋敝,百業蕭條。彼時離元軍全面擊垮宋軍已為期不遠了,壽終正寢的時刻已然來臨。

(7 / 13)
從歷史的偏旁進入成都(出書版)

從歷史的偏旁進入成都(出書版)

作者:冉雲飛 型別:免費小說 完結: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