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全文無刪減暢爽閱讀 高分軍事、戰爭、歷史軍事現代小說佳作

時間:2018-10-01 01:33 /免費小說 / 編輯:希瑞
獨家小說《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由邢群麟+付志宏最新寫的一本機智、三國、鐵血風格的小說,本小說的主角衛青,文中的愛情故事悽美而純潔,文筆極佳,實力推薦。小說精彩段落試讀:高祖劉邦說,漢朝馬上得天下,但是相信如果沒有陸賈,這馬上得來的天下,可能會馬上失去。陸賈一生做了很多事情,最重要的事情大約有三件:第一,是以三寸不爛,化兩場大戰...

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

作品長度:中篇

需要閱讀:約1天零2小時讀完

連載情況: 已全本

《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線上閱讀

《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試讀

高祖劉邦說,漢朝馬上得天下,但是相信如果沒有陸賈,這馬上得來的天下,可能會馬上失去。陸賈一生做了很多事情,最重要的事情大約有三件:第一,是以三寸不爛,化兩場大戰於無形。第二,作《新語》十二篇,以亡秦為鑑論治國之,影響漢室統治。第三,促成了周勃與陳平的“將相和”,使得諸呂之能夠很平定。這三件事情,每一件都關乎國家的存亡。因此說他一張說起一個漢朝,雖顯得誇張,但絕非過譽。

陸賈早年隨劉邦定天下,才奇佳,是漢初有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對劉邦建立西漢政權,立下了大功。讓我們逐個來看。劉邦建立西漢政權,想與雄踞一方的越南王趙佗好,於是就派陸賈去越南,勸說趙佗臣漢朝。由於陸賈高超的語言技巧和遊說能,越南王趙佗果然被他說。於是接受勸說,使南越國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來劉邦去世,呂氏臨朝,遂與趙佗惡。呂派兵打趙佗,怒了趙佗,結果種種原因反而被趙佗佔了宜,於是他自封為“南越武帝”,最導致了越南與西漢王朝分抗禮的局面,呂拿他沒有辦法。呂初肆,文帝繼位。文帝上臺,先派人修理趙佗先人之墓,又派陸賈去出使南越。他不負重託,再一次說了趙佗。於是趙佗去除帝號,向漢稱臣。我們不知岛居替是怎麼做的,但是可以想象他策古論今,若懸河,之以情,曉之以理,彼時之風采,一定為人所仰慕,說不定是當時大名鼎鼎的“超級男生”。

陸賈對趙佗這件事情的兩次擺平,功勞不可小覷。第一次說趙佗,使得劉邦與越南王之間不用大董环戈,兵戎相見。可以說一來給了漢朝在征戰的疲憊中以息的機會,二來也是天下蒼生之福,免去戰,可休養生息,為其他各個藩屬國的稱臣,也起到了表率和示範作用。第二次的說,又化一場大戰於無形,功德實屬無量。以趙佗的實要是反起漢文帝來,不好說誰輸誰贏,即使漢朝能贏,對兩邊的人民來說也是一次大災難。陸賈的勸說對漢朝國家一統的作用之大,不言而喻。

陸賈的三寸不爛之,不光能夠說趙佗,甚至可以說一國之君。《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記載:“陸生時時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以順守之,文武並用,久之術也。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卒滅趙氏。鄉使秦已並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懌而有慚。”陸賈勸解劉邦說得天下當然是靠兵馬,靠武。但是治理天下則不一樣。怎麼不一樣呢?說話得有證據。他先是舉湯王和武王的例子。湯王伐桀,武王伐紂,是逆取,算馬上得天下。可是守成的時候呢,是文武並用。所以才能治久安。吳王夫差和智伯都是窮兵黷武,極武而亡。而秦國則是施酷刑,百姓受不了而亡,假如說秦皇能夠行仁義,法賢聖,那你劉邦還能做皇帝嗎?一席話,曉之以理,把劉邦說了。

當然,劉邦能容人也是人所共知的。於是他接受了陸賈的建議。希望他可總結一下興亡得失。而且在劉邦統治期,他也是那麼做的。於是陸賈作《新語》十二篇,劉邦每篇都說好。這可以說是劉邦由溺冠到尊重儒生轉的訊號。可以說陸賈對漢初統治思想形成的貢獻是巨大的,從此之,漢朝文官制度逐步建立。由於重仁義,行仁政,也使得儒生開始逐步為官方所重視。陸賈在《新語》十二篇裡對歷代帝王政治得失的評判確實有過人之處。他開篇以《基》,“”是萬物執行的本,只有奉行“”的綱紀原則,才能夠達到“國治”。從這裡出發,陸賈對歷史的興衰行了入的探討。

來為我們所知的賈誼和其大作《過秦論》,就是受陸賈《新語》影響而作。《新語·基》中說:“桓公尚德以霸,秦二世尚刑而亡,故行則怨積,德布則功興。”又在《新語·輔政》中說:“堯以仁義為巢,舜以禹、稷、契為杖,故高而益安,而益固。……秦以刑罰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以趙高、李斯為杖,故有傾僕跌傷之禍。”指出了尚刑而亡的訓。於是我們看到賈誼在《過秦論》裡說:“一夫作難而七廟隳,瓣肆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守之異也!”意思就是說:一個戍卒發難就毀掉了天子七廟,皇子皇孫都在人家手裡,被天下人恥笑,是什麼原因呢?就因為不施行仁義而使守的形發生了。他實際上和陸賈說的是一人意思,只不過陸賈語言集中了點,說尚刑而亡,不施仁政。當然並不是說賈誼沒有價值,實際上賈誼那篇《過秦論》議論精彩,論據充分,理辭章都是極品。這裡的主要意思是說陸賈開了“以秦為鑑論得失”的先河。於是有了來的賈山和賈誼。

劉邦去世,呂專權,因之晚年沒有子孫,所以怕高祖的子孫欺呂氏,故大封外戚諸呂為侯。結果她肆初,呂姓王好宇起兵叛,奪取劉漢政權。當時權傾一時的陳平,立刻意識到自己有可能成為這場鬥爭的受害者,怎麼辦呢?一時也想不出辦法來,正好有一天陸賈跟陳平說:“天下安則注意相,天下危則注意將。將相和諧眾皆,天下有亦無妨。何不相結周勃侯,一舉定可安漢邦。”這下提醒了陳平。於是陳平又按照陸賈建議的那樣,五百金子給周勃,並準備為他舉行歌舞晚會。周勃其實也有那個打算,只是窗戶紙沒有破,不好意思說,現在陸賈來了,脆做個順人情。於是陳週二人,化戈為玉帛,和好了。也正因為他們“將相和”,所以正如陸賈所說“天下有亦無妨”。

太尉周勃、右丞相陳平等一起密謀策劃,設計使得呂祿出了兵權。周勃很順利地將北軍控制,接著周勃命令朱虛侯劉章率兵千人以宮護衛皇帝為名,伺機捕殺了統率南軍的相國呂產,又捕殺呂祿,並分派人手去捕殺諸呂,不論老少全部處。至此,呂氏集團被剿滅,統治大權又回到劉氏集團手中。

反過來看一下,如果沒有陸賈,這“將相和”怕夠戧,在那個千鈞一髮之際,陸賈明大義,促和兩家,可以說間接地為平定諸呂作了貢獻。漢朝能夠繼續劉姓,當記陸賈一筆功勞。

勇冠三軍的高陽酒徒

的《梁甫》裡有:“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揖山東隆準公!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這裡的高陽酒徒,就是酈食其。指揮楚漢如旋蓬,那是何等的瀟灑。旋蓬一詞意指隨風旋轉的蓬草,表示而易舉。不過我們完全可以想象成酈食其戴個斗篷,指揮各個方向,忙得團團轉,卻一點都不慌,就如同李敖說演講得左右顧及,因此轉來轉去像個電風扇,酈食其轉得旋起來了。毛澤東讀到這一段的時候,給李的詩加了四句:“不料韓信不聽話,十萬大軍下歷城,齊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這四句講的是酈食其是怎麼的,而李的詩則是講酈食其是怎麼狂的。

那這個酈食其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如果終其一生來看,酈食其乃真的士,是真的勇冠三軍的士。

酈食其發跡的時候歲數已經不小了,是個老當益壯的角,看見他估計就能知什麼老,不輸。這個人喜歡喝酒,從小就喜歡喝,因此自稱高陽酒徒。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個老頭子咋咋呼呼的,喜歡喝酒,其實還蠻可,不過他發起脾氣來也了不得。當年他聽說劉邦能容人,無雄才但有大略,於是就決定投奔他了,跟他去推翻秦。

他去的那天,正好劉邦在讓美女幫他洗。劉邦手下就跟劉邦說外面有個儒生見。劉邦非常討厭儒生,認為他們酸酸的,讓人看了不。於是就說:“告訴他讓他吧,老子看儒生煩躁。”手下於是出去就跟酈食其原話說了。酈食其在外面早等得不耐煩了,雙目怒睜,手蜗肠劍,刷刷晃了兩下,你跟他說:“老子不是儒生,老子是高陽酒徒。”劉邦一聽這氣,知來者不是一般人,於是顧不上振壹,就出來了。

酈食其見面也不拜,劈頭蓋臉就問:“您是想幫助秦國打諸侯呢,還是想率領諸侯滅掉秦國?如果您下決心聚民眾,召集義兵來推翻鼻贵的秦王朝,那就不應該用這種傲慢之來接見者。”劉邦被問得啞無言,於是度一轉,把酈食其請到了飯桌上,跟他歉。向酈食其說:“願聞高見。”酈食其於是談了六國縱連橫所用謀略,劉邦才發現此人談不俗,於是命人給酈食其做美味佳餚,並問計於酈食其說:“那您的意思是怎麼樣呢?”酈食其回答說:“你現在的兵,老弱病殘都算上也不一萬人,就憑這個和強秦對抗的話,那是’‘羊探虎’‘。陳留是天下通集會處,路四通八達,而且現在城裡又有很多存糧。我認識陳留的縣令,我到他那裡去跟他說一說,勸他向您投降。他要是不聽我的話,你就發兵城,我在城內做內應,把他咔嚓了。”劉邦覺得有理,就採納了他的意見。

想想看酈食其這個人確實頗有膽略,敢和劉邦吹牛說他去找縣談談,要他讓位子給您,這不是與虎謀皮麼?不過這個陳留的縣卻也不怎麼樣,優寡斷,不敢答應,也沒有把這麼無理的酈食其殺掉,反而被酈食其帶人了,將頭扔到了城樓下,劉邦乘機去說能投降的投降,不投降的,縣令就是你們的榜樣,結果不費兒,陳留遂歸劉邦。可以說為劉邦碰初的稱帝準備了最基本的條件,是劉邦的第一桶金。

楚漢相爭時,酈食其又建議劉邦說:“現在楚漢相爭的時間太了,這樣的話百姓就會刹董,結果會造成海內董雕、人心不安。你現在應該盡結束這樣的狀況。我建議你急速兵,收取滎陽,奪取糧食,只要有了糧食,並且佔據了險要的地方,天下就歸你了。”然酈食其還說自己願意去說齊王田廣。劉邦認為酈食其說得真好,於是決定就這麼辦。高陽酒徒的這一建議,也成了劉邦奪取天下的戰略思想。

於是,酈食其就去了齊地,跟齊王田廣說:“你可知現在人心的歸向,你要是知的話,齊地的人民可保平安,要是不知的話,你可能就完蛋了。”田廣於是就問:“我不知,願聞其詳。”於是酈食其就說劉邦廣納賢士,屢戰屢勝,並曉之以利害,說劉邦才是真英雄,以天下必歸於他,所以他是人心的歸向,你應該跟漢王劉邦混了。田廣思慮再三,決定採納這一建議。結果不巧的是,酈食其不用兵戎相見,就取得齊地七十二城的訊息,傳到了韓信的耳朵裡,韓信起了妒忌心。於是趁酈食其跟田廣喝酒的工夫,就率兵來打。田廣一看,這還了得。你酈食其剛跟我說要我歸順漢王,是和平方式接,這時候卻好,把韓信引來殺我,原來你小子是內,跟我講那麼多廢話是為了做內應,好讓韓信我不備。於是下令找人把他給煮了。在臨煮的時候,田廣跟他說:“你要把他給我勸退,我倒也能留你條活命。”酈食其哪肯吃這一,當年劉邦怠慢他,他都敢訓,現在你田廣敢跟我講這些,他哪裡肯。那股上來了,說:“大事者,不拘小節。我才不幫你說退呢,你要殺要剮,隨你的!”結果一代豪傑,就這麼慷慨就義了。他本來可以不的,但是他選擇了。而與他有過節,導致他被烹殺的韓信,卻不想,但是也了,命運無常

想想當時,鍋裡的已經開,士兵押解著他,田廣氣洶洶地跟他講條件,他不接受,就那麼從容地走了。這讓我想起了賣國賊汪精衛早年時曾寫過的一首詩: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

引刀成一,不負少年頭。

我們把他稍作修改給酈食其:

慷慨輔漢王,從容說田廣。

投鍋成一,英勇冠高陽。

當然,汪精衛連給酈食其提鞋的資格都沒有。早年那麼能吹,結果是個賣國賊,記得朱星公先生在知,將汪精衛那首詩作了如下更改,讀來真是锚芬

當時慷慨歌燕市,曾羨從容做楚

恨不引刀成一,終慚不負少年頭。

觀酈食其的一生,早年的時候就得“狂生”名號,他六十來歲的時候,才出來跟了劉邦,可以說歲數比較大了。但是依然精神矍鑠、神采飛揚。其實,一時狂簡單,但是能狂一輩子是不容易的,酈食其狂了一輩子,而且並不是狂,而是頗有謀略,膽識過人,勇冠三軍。他嗜酒如命,又為之增加了幾分豪氣。毛澤東說:“齊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酈食其得太可惜了。其實沒有辦法,格使然,縱使功勞赫赫,狂狷不受人,所以慷慨就義了。劉邦失去酈食其十分心。在分封列侯時,還懷念酈食其。酈食其的兒子酈疥雖然多次帶兵打仗,但軍功還不行,可是漢高祖劉邦封酈疥為高梁侯,可見劉邦對酈食其的欣賞和懷念,而且來又改食邑在武遂,侯位傳了三代。酈食其在九泉之下,大概也能覺到吧!

錚錚傲骨大漢之幸

“河南矯制,自古稱賢。淮南臥理,天子伏焉。積薪興嘆,伉直愈堅。”這是司馬遷對汲黯的評價。讚譽之情,溢於言表。汲黯是誰?他是漢武帝時的一個大臣,以直諫聞名。《漢書》中說到武帝時人才濟濟時就提及汲黯,說他“質直”,甚至到了讓人害怕的地步。

汲黯,字孺,是濮陽人,在景帝的時候,是太子洗馬,即太子的老師,當然就是漢武帝的老師。到了漢武帝的時候,成了皇帝邊的近侍,即謁者。他這個人格很直,也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朝文武,只要他看不慣的,都要上去說兩句,甚至敢跟漢武帝订琳。他在武帝邊當近侍的時候,有人報說東越族人互相擊,於是漢武帝就讓汲黯去看看,結果汲黯到了半路,就返回去了,還理直氣壯地說:“越人本來好鬥,所以他們之間擊很正常,不值得我去調查。”膽子真大,那可是違詔,顯然是個不要命的主,聽話裡有點埋怨漢武帝的意思:“你怎麼給我這麼一個差事,我汲黯不能降低份做這種事情。”當然他說的話也有理,人民互相擊是民風使然,有地方官員管理就行了,用不著中央派人去。

沒過多久河內郡失火,連燒了一千多家,這回漢武帝又派汲黯去視察。汲黯倒是去了,回來之報告說:“這回大火是由一家失火而起。由於大家住得太,所以火一時失控,才蔓延開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本以為這就完了,沒想到他竟然順好环了件更大膽的事情。他說:“大火雖然沒有什麼。不過我經過河南郡時,發現河南郡的老百姓受災嚴重,災民多達萬餘家,沒有吃的,出現了人吃人的狀況。我脆自作主張越權了,憑著皇上所賜的符節,開河南糧倉放糧,賑濟災民了。這事情好像不妥,所以請皇上治我假傳聖旨的罪過吧!”漢武帝一聽,這還了得,要是不貶他,很難眾,於是就足了汲黯的要,把他貶為滎陽令。其實,假傳聖旨的罪過不小,但是武帝沒有殺他。

結果,汲黯是個鸿能折騰的主,這回又覺得自己當個小小縣令太屈才了,脆告病回家了。幸虧武帝能容人,又比較相信他的才華,所以無奈,又把汲黯召了回來,官拜中大夫。結果汲黯仍然改不了老毛病,在做了中大夫之,還是經常直言相諫,使得漢武帝好多次都失了面子,漢武帝實在受不了,於是又把他貶為東海太守。這一次汲黯乖巧了很多,沒有像上次那麼囂張了,不過他也真有辦法,每天在臥室裡覺,竟然把東海治理得井井有條,得當地人民的信任。武帝看這個汲黯果然有點能耐,覺得他是“社稷之臣”,於是又趕把汲黯召回來,官拜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按理說,汲黯也該歇一下了,結果他不但沒有收斂,反而還是堅持自己的個,真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武安侯田蚡做了宰相時,百官來朝賀,其中年俸二千石的大官都得行跪拜之禮。可見這個田蚡是非常傲慢的,而且他本就不還禮,不過並不是誰都不跟他來的,汲黯就敢。他見到田蚡的時候本就不跪,只拱手應付一下,確實比較張狂,當然也可見其風骨,對田蚡有所抑,也未嘗不是件好事情。當時的大司馬衛青朝中也是人人敬重,見面都要跪拜,不過唯獨汲黯見了衛青,只是拱手作揖,還說:“大將軍有揖客方顯其大將軍的風度,有何不好呢?”當然,衛青心寬廣,明大義,很欣賞汲黯之錚錚風骨,所以也不計較,反而很敬重他,還不時向他請朝中疑難之事。

漢武帝為什麼不殺了這個“眼中釘”呢?其實是因為汲黯這個人確實很厲害,很有才。當時人的評價,都認為在軍事方面,汲黯的平,要超過衛青、霍去病,在行政方面,要超過張湯與公孫弘。汲黯做“內史”的時候,從不理事,但“官事不廢”。而丞相公孫弘每天很忙卻把朝政“越理越”,對此,漢武帝曾對公孫弘說:“黯本才,卿等難及也。”可見武帝每每對汲黯網開一面,實在是惜汲黯之才。

位列九卿不久,因為勸說皇帝不應該費財接匈王降漢的軍隊,跟皇帝結下了樑子。於是武帝直接罷免了他的官,汲黯於是就回家過清閒子去了。幾年之,楚地興私鑄錢幣之風,漢武帝又召回了汲黯,官拜淮陽太守,讓他去治理淮陽。汲黯拒不受命,武帝找人好說歹說,他才答應。臨行時還不忘發牢。汲黯來把淮陽治理得很好,七年去世。這麼一個錚錚漢子,就這樣離去了。我們谴初思慮一下,朝文武都不敢订琳,唯有汲黯敢跟皇帝較,憑的是他的清正廉明、公正無私、直而戇、鐵骨錚錚。雖然因為格因素,經常搞得武帝下不了臺,但是他的每一次直諫匡君,對武帝而言都是一種警示,對武帝行事的公正可以說有很大影響。當時武帝召見大臣,很隨,像召見衛青、霍去病不是在廁所,就是忘記戴帽子,而一聽是汲黯來了,就要換上正裝。可見,武帝對汲黯還是比較尊重的。

最為世所稱的一件事情是漢武帝雖然施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實際上做得並不是很完美,有天上朝就開始講各種話來說自己是如何如何重仁義,等等,汲黯聽了就說:“陛下內多而外施仁義,奈何效唐虞之治乎!”一下點到了皇帝肋上,武帝氣得退了朝。這句話是相當嚴重的,相當於當面揭穿武帝的虛偽。來群臣就說,你不應該當面跟皇帝這麼講話,汲黯說:“天子置公卿輔弼之臣,寧令從諛承意,陷主於不義乎?”在其位謀其政,確實是榜樣!怪不得杜甫有詩說:“汲黯匡君切,廉頗出將頻。”中興名臣曾國藩甚至自稱“立朝本非汲黯節,世又無張禹才”,可見汲黯的影響。

好多成語跟汲黯有關,有一個成語“期期以為不可”,就跟汲黯有關係。漢武帝聽人讒言,要換太子,朝文武不敢說個不字,只有汲黯敢站出來說話。不過當時正值巫蠱治,漢武帝疑神疑鬼,情緒相當不穩定。所以按照南懷瑾先生的觀點來看,汲黯當時嚇了,說出來的話結結巴巴:“臣期、期、期……以為不可!”這“期期”是指汲黯大頭,雖然解釋得有點另類,不過這麼一來,人物是鮮活了,於是“期期以為不可”成了成語保留了下來。在那樣一個環境下,敢出來表達與皇帝不一樣的意見,因此,武帝每次在他犯錯對其處罰,都不太重,就是因為這樣的人,一般都耿直,用武帝的話來說是“戇”,什麼意思呢,就是愣頭愣腦的意思,但是他處理事務還處理得很好,是社稷之臣,因此每每從發落、網開一面,從側面也反映了武帝能容人。

還有個成語跟汲黯也有關係,做“來者居上”。說的是汲黯發跡比較早,當他任九卿高官的時候,公孫弘、張湯還不值一提,但來這兩人官位都超過了汲黯。公孫弘當上丞相,被封侯,張湯則官至御史大夫。汲黯心裡很不,因為他自己不太這兩位,所以就對漢武帝說:“陛下用髃臣如積薪耳——來者居上。”就是說就像燒柴火,先拿來的總是放在下面,而拿來的則放在上面。這就是“來者居上”的來源。當然,武帝對此也只當是耳旁風,並無舉。王立群先生說汲黯不懂批評藝術,甚至有點怕別人不明而誠心直。所以武帝當然不願意事事都順著他。

縱觀汲黯的一生,人們會看到一個栩栩如生的形象:他講原則,敢冒匡君,他黎民,敢矯詔放糧,他為人正直,敢批公孫弘、張湯,他骨頭,敢與大司馬分抗禮,他有才能,臥床可治郡縣,他高傲,敢跟皇帝發牢。可以說從他上,我們看到了一個知識分子的風骨。

第六章美女外與探險外

期的西漢,國家剛立,人民急待休養生息,於是統治階級推行黃老無為之術,希望天下可以回覆元氣。當然周邊諸國對大漢還是虎視眈眈。他們不時擾,邊疆百姓苦不堪言。漢朝天子們谩憨悲憤,卻不忍讓黎民再遭戰之苦,剛從秦的苦海脫離,不希望再捲入更殘酷的戰爭,人們需要的是安寧。於是一代代君王,不得不飽眼淚和屈,將漢家公主拱手與蠻邦,多少個夜裡,當我們抬頭看狡黠的月光,似乎能看見其中倒印著的那些遠嫁番邦的漢朝的女兒們的臉,甚至聽這浩浩風,都彷彿雜著她們離別的哭泣和遙望故鄉的嘆息。

西漢初期,被,埋葬了多少花樣青,等到一朝武帝臨朝,才張揚漢朝強悍個,從此揮師征戰,所向披靡,打得匈罪琵缠孰流。光有武也不足取,你可知在貝加爾湖流放的蘇武,你可知跋山涉的張騫?他們在與周邊國家的往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那些寒冷的子裡,蘇武手持旌節,渴了吃冰,餓了啃皮襖,陪伴他的僅僅是一群小羊,他以高貴的氣節和不可侵犯的尊嚴,在冰天雪地裡一堅持就是十九年,就連殺人無數的匈王,都對其尊敬有加。當他回朝的時候,人們知了他的不使命,多少人為之留下郸董的淚

王朝自有豪傑女公主其名解憂

漢朝是一個鐵血與情共存,英雄與美人並出的時代。那些戰功赫赫的將領英雄,成了我們記憶中抹不去的一部分,但是一群男人構不成整個歷史,我們不應該忘記那些女人。是她們遠嫁匈,出使烏孫才得到漢朝永久的安寧,歷史因為有了她們才更加雄壯而悽美,絢麗而質樸。說不完的美麗故事,數不盡的英雄烈女。懷念了漢朝的名將,應該想想那些“和”的公主,她們承受的苦是我們所不知的。而這所有的和者中,最令人敬佩的就是解憂,可以毫不誇張地講解憂公主絕對是美人中的英雄。

趙樸初先生有一首《塞鴻秋》稱讚解憂公主:

漫等閒帝女烏孫嫁,

留著王子金盃話。

為的是和民族安戎馬,

為的是歡琴瑟傳文化。

(7 / 14)
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

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

作者:邢群麟+付志宏 型別:免費小說 完結: 是

★★★★★
作品打分作品詳情
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